近日,由集疏运公司主办、中铁十八局集团公司协办的项目党建共建系列活动启动仪式暨现场观摩会,在兴港高速二标段天祥道施工现场成功举办。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总队质安支队、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及施工单位代表60余人齐聚一堂,共同参与了此次活动。 启动仪式上,与会人员共同回顾了兴港高速建设历程。过去一年,项目以“党建+”模式为引擎,科学组织、精细管理,在项目质量、安全、进度等方面均达到预期目标。2025年,兴港高速进入全面建设和冲刺阶段,项目将始终坚持以党建为引领,继续发挥项目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秉持精益求精的态度,攻坚克难,确保完成年度目标。 随后,观摩团深入施工现场,现场展示了施工组织管理和安全文明施工两个方面的成果,涵盖项目组的标准化管理措施、标准化施工工艺、安全生产防护措施等多方面举措。在工艺讲解环节,专业人员详细讲解了施工现场点位的规模、施工内容、进度计划,以及安全文明施工情况。观摩团成员认真聆听、仔细记录,不时相互交流,对项目的各项成果给予高度评价。重点展示了墩柱与盖梁施工中的创新技术应用。其中,“墩柱钢筋绑扎胎架”采用槽钢拼接框架,顶部设置主筋定位架确保钢筋精准排布,底部配置多道可调节段,通过法兰盘连接灵活适配不同墩柱高度。该装置从源头保障了钢筋间距、层距和保护层厚度的标准化,显著提升施工精度和效率并减少高空作业风险,成为现场工艺标准化的一大亮点。 与此同时,“墩柱施工平台”的模块化设计同样引发关注。平台采用装配式爬梯一体成型结构,可根据墩身尺寸灵活组合,通过走道台连结成整体作业面。走道板不仅作为钢筋绑扎、模板安装及混凝土浇筑的操作平台,还集成人行爬梯通道,满足人员和零星材料运输需求。平台四角通过缆绳与地面拉紧固定,兼具安全性与便捷性。这种一体式爬梯设计通过标准化预制和快速拼装,在降低高空作业风险、提升施工效率的同时,有效控制了综合成本,成为高墩柱施工的优选方案。 此次观摩活动不仅展现了新时代建设者的工匠精神,更通过党建共建平台促进了行业技术交流。项目负责人表示,团队将鼓足干劲、真抓实干,全力将兴港高速建设成为“精品工程、样板工程、平安工程、廉洁工程”。
春光为序启新程,快马扬鞭正当时。近日,慧港公司凭借过硬的综合实力,成功中标天津海关监管艇管理服务项目。这是公司继实现检疫处理业务突破后,在船舶综合服务领域取得的又一重要成果。 天津海关监管艇承担着维护海上贸易秩序、打击走私犯罪、保障国境卫生安全的核心职能,其高效运转直接关系国家主权和经济发展大局。作为天津海关重点项目的服务承接方,慧港公司以“国门守护者”的责任站位,统筹专业技术团队与多年管理服务经验,构建起覆盖船舶全天候运维、应急处突、全方位保障的标准化服务体系。通过严格的安全管理和完善的应急响应机制,确保以“零延迟”响应和“零差错”服务保障监管艇的随时使用,为国门安全提供坚实支撑。 此次中标不仅彰显了慧港公司在船舶运维领域的专业实力和体系化服务能力,更体现了公司深度融入国家海关监管体系、服务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战略担当。下一步,慧港公司将充分发挥国企资源优势,通过创新服务模式、优化管理体系和强化应急保障能力,持续提升海关监管艇运维效能,以更专业的船舶服务和更高效的安全保障,筑牢海上国门防线、为滨海新区经济建设注入强劲动能。
3月12日上午,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杜忠晓与党委副书记、总经理汪涌召开新能源公司经营工作调研座谈会,集团领导班子成员曾佳、张海军、殷强、富闽鲁、徐鸣、余鑫出席。集团投资管理部、资产经营管理部、财务部、战略规划部、工程管理部、综合办公室相关部室负责同志参加。 座谈会上,新能源公司董事长张秀军汇报了2024年度投资与经营工作完成情况,围绕打赢“新能源跨越式发展”攻坚战的目标要求,秉承“项目开发+产业投资”双轮驱动的发展思路,对新能源公司年度投资开发项目、重点储备项目、已运营项目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汇报。 在听取汇报后,集团领导对新能源公司取得的工作成绩予以肯定,同时提出了诸多富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为新能源公司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思路和方向。杜忠晓董事长在座谈中,回顾了新能源公司的设立初衷,阐述了公司的战略定位,强调要以收并购为优先选项促进新能源公司快速发展,并提出“五个强化”具体要求:一是强化对全国、地区政策和规划的研究,密切关注新能源市场变化,作出有针对性的分析和研判。二是强化科技引领,紧跟新能源科技风口,及时与新兴科技企业合作,推动“天津理工—滨海建投产业创新研究院”工作取得实质成果。三是强化市场化机制建设,要深入研究公司市场化机制,勇于探索建立适合新能源公司的市场化机制。四是强化有效的经营管理机制,树立成本控制意识,加强对项目建设成本、项目运营成本、项目融资成本的控制和管理。五是强化党建引领,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保障企业高质量发展。汪涌总经理对新能源公司的付出表示了充分的肯定,并明确要求公司领导班子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团结一致,采取符合新能源公司当前发展阶段的务实举措,推动公司步入健康快速发展的快车道。他强调,要加强人才梯队建设和制度体系建设,优化新能源项目的融、投、管、运整个流程的管理;要敏锐捕捉政策动态和市场趋势,提前研判项目风险,确保投资目标的圆满实现。新能源公司表示将以此次调研为契机,坚定信心、攻坚克难、笃行实干,做推动新能源公司高质量发展的执行者、行动派、实干家,为加快打造成为一流的清洁低碳能源提供商和服务商而努力奋斗。
在滨海新区这片充满激情与希望的热土上,滨海建投集团深耕滨城大地,用实际行动诠释着“滨海建投 建设滨海”的光荣使命。如今,集团正大力实施“1258”发展战略,加快打造成为专业化、市场化、现代化的城市综合运营服务商,值此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杜忠晓,党委副书记曾佳亲自执笔,匠心创作了歌曲《滨海心 建投情》。歌曲以动人旋律与真挚歌词,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建投精神,与“创新、卓越、执行、共赢”的企业价值观完美融合。这首歌,是对每一位拼搏奋进的建投人的诚挚礼赞,是温暖人心、激励时代的奋进之歌,更是滨海建投集团迈向未来的铿锵誓言,同时也激励着全体员工在未来的征程中继续携手共进,攻坚克难,向着更高的目标勇攀高峰。现在,这首饱含深情与力量的歌曲已全网发布,诚邀聆听!.
近日,轨道交通B1线欣嘉园西站~国祥西道站区间(欣风段)迎来重要里程碑——顺利实现双线洞通。该标段为轨道交通B1线首次采用冷冻 + 钢套筒接收方式,标志着盾构施工技术迈上新高度。在欣国区间隧道施工中,盾构姿态控制是首要技术难题。项目技术团队在盾构机出洞前多次复核测量,确保控制点精准无误,并精细调整盾构机自动测量系统。盾构机推进至最后阶段,团队严格控制掘进参数,有计划地进行纠偏,使盾构机姿态保持在水平±15mm以内、垂直方向在 +20 ~ +30mm,有力保障了隧道顺直度。针对冷冻土体易冻住刀盘及盾体的问题,项目实施多项预防举措。合理设定冷冻体内掘进参数,并严格依据技术交底施工。同时,加强出土机械设备排查与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掘进过程中,技术团队密切关注刀盘扭矩变化,及时调整推进速度,采取小贯入度、低推力、低速匀速连续推进策略,有效防止刀盘被冻。此外,储备充足应急人员,确保掘进作业连续不间断。 在洞门水土流失防控方面,项目创新采用多项措施。对接收端头采取冷冻法加固处理,提升土体强度,降低水土流失量。利用钢套筒与洞门环板间的过渡连接板,形成封闭空间,维持接收时洞门内外水土压力平衡。此外,实施径向注浆和管片注浆等措施,进一步阻止加固体外形成渗水通道,确保洞门稳定。 针对钢套筒内空间封闭致使破除洞门施工进度缓慢的问题,项目对流程进行优化。在钢套筒过渡环两侧增设安全孔,通过安全孔清理渣土。同时,在钢套筒顶部填料口安装通风机,保障钢套筒内空气循环。采用双班工作制,一个班组负责破除洞门,一个班组清理渣土,有效提升施工效率,确保盾构机顺利出洞。 此次轨道交通B1线三标欣国区间(欣风段)双线盾构机冷冻 + 钢套筒的顺利接收,不仅为后续隧道施工筑牢坚实基础,也为类似盾构工程提供了宝贵借鉴范例。为滨海新区轨道交通建设增添更多助力。
3月11日,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杜忠晓深入渔港公司,列席指导渔港公司本部党支部组织生活会。会上,渔港公司本部党支部书记汇报了党支部工作情况,并代表支部作对照检查。支部全体党员聚焦组织生活会主题,把自己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深刻检视差距不足,严肃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 杜忠晓同志点评指出,本次组织生活会会前准备充分、程序严谨,党支部工作情况和对照检查内容详实、剖析深刻、措施务实,党员自我批评和党员之间相互批评开诚布公、坦诚相见、“辣味”十足,达到了“咬耳扯袖”的效果。各位党员要正视问题、勇于改进,对自身查摆出的问题和同志们提出的批评意见列出清单、明确措施、经常反思,确保真正整改到位,不断提升自身思想政治素质和履职工作能力,在推动公司高质量发展中发挥出先锋模范作用。 围绕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保障高质量发展,结合渔港公司发展战略和重点工作,杜忠晓同志对渔港公司本部全体党员提出三点要求。一是在深化学习上下功夫。要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尤其是要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论述和视察天津重要讲话精神,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学以致用、真抓实干,各项工作主动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大局,主动对接港产城融合发展战略,主动服务美丽“滨城”建设,把党的创新理论转化为工作动力和实际成效。二是在担当作为上下功夫。党支部要发挥战斗堡垒作用,教育引导党员聚焦资产盘活、项目开发建设等重点工作,整体统筹谋划布局,以文旅、渔业、低空经济、中国北方海事服务园区等项目带动区域发展,以产带城、港产城融合发展齐发力,加快项目落地,推动渔港公司由以开发建设为主向以运营管理为主转变。三是在遵规守纪上下功夫。要聚焦责任落实,完善全面从严的责任链条。党支部要扛牢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支部书记要认真履行第一责任人责任,领导班子成员履行“一岗双责”,一级带一级,层层抓落实。巩固深化党纪学习教育成果,在建设项目、大额资金使用等重点领域加强风险防控,常态化开展警示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在遵规守纪、清正廉洁前提下,安心工作、放手干事、锐意进取、积极作为,不断在本职岗位上创造新的业绩,助力集团“1258”发展战略和美丽“滨城”建设。
随着集团经营工作调研活动的不断深入,3月6日下午,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杜忠晓与党委副书记、总经理汪涌一行前往大道(高速)公司进行专题调研,集团领导班子成员曾佳、张海军、殷强、富闽鲁、徐鸣全程参与,集团相关部室负责同志随行。 调研座谈中,大道(高速)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张德利就2024年度投资与经营工作完成情况,并围绕“推动智慧数字技术在所辖高速公路应用,扩增量、提质量,实现高速公路产业升级”核心目标,系统阐述了2025年投资与经营管理工作的总体思路与关键举措。集团领导班子成员及各相关部室负责同志认真听取了汇报,并分别从项目攻坚、降本增效、风险防控、创新赋能、党建引领等多个维度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杜忠晓董事长对大道(高速)公司为集团经营工作作出的突出贡献给予肯定。他指出,大道(高速)公司作为集团的“压舱石”和“基本盘”,2024年以增质增效为主线,成功落地全市首个债转股案例、实现数据资产入表、高效配合集团融资化债等亮点工作,“五大员”品牌效应持续释放。针对2025年工作,杜忠晓董事长提出“围绕高速质量发展,以数字化、智能化赋能,优中更优,实现‘三量’”的目标要求。并明确了九项重点任务:一是要项目攻坚,加快滨唐高速、秦滨高速南段扩建等新项目策划,优化路网布局,平衡资金投入;二是要资源挖潜,加快衍生资源开发,聚焦边角地开发,推进充电站、停车场等增量资源利用;三是要降本增效,应用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优化融资政策与物材采购流程;四是要数字赋能,加大推动数字化、智能化,深化应用场景,培育数字资产价值;五是要筑牢安全底线,强化危化品车辆监管,联动行业主管部门筑牢安全防线;六是要优化机制,研究子公司收入及工资增长机制,激发内生动力;七是要稳定保障,依法合规快速处置诉讼与信访问题,维护发展大局;八是要履行全面从严治党责任,持续发挥“五大员”品牌效应;九是要落实指标,确保2025年经营指标与去年持平,稳中求进。 汪涌总经理结合具体业务工作,从四个方面提出明确要求:一是降本增效再突破,细化成本构成分析,运用新技术降低融资与运营成本;二是经营潜力深挖掘,借助数字化手段提升电力照明等资源收益,探索科技增收路径;三是安全防线再筑牢,强化桥梁等重点设施预警联动机制,提前化解信访风险;四是规划引领谋长远,科学评估“十四五”规划执行成效,明晰中长期转型方向。调研结束后,大道(高速)公司迅速行动,召开专题会议逐项分解任务、压实责任,确保集团决策部署“件件有回音、事事见成效”。此次调研为大道(高速)公司锚定“数字化+高速”双引擎发展路径注入强劲动力,公司全员表示将以更坚定的信心、更务实的举措,奋力书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近日,城更公司凭借雄厚的专业实力和高效的项目运作能力,通过公开投标,成功获得大港油田城市更新项目实施主体身份,实现“开门红”。2023年2月,集团与大港油田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协议约定在未来五年内,双方将在多业务领域开展全方位合作,共同提升产业能级、不断强化产业互补,进一步加快美丽“滨城”建设。在该战略协议的指引下,城更公司积极策划海滨街大港油田城市更新项目,经过近两年的时间,最终实现首个花园路片区城市更新项目策划落地,并取得实施主体身份,这是该战略合作协议下首个落位实施的项目,标志着双方友好合作迈上新台阶。大港油区是滨海新区“一核两翼”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努力打造成为“现代化绿色石油新城”。海滨街大港油田项目作为发展绿色石油新城首批项目之一,将在老城焕新颜方面做出引领示范作用。该项目位于大港油田老城区核心位置,东至津岐公路,南至红旗路,西至光明大道,北至团结路。将通过示范活力社区建设、花园路道路维修、城市管网清淤、低效资产盘活注入配套产业等建设内容,逐步改善大港油田老城生活区品质和产业活力,为后续提升区域土地价值,实施系列城市更新项目奠定基础。风正千帆竞,奋勇启新程。该项目的成功落位,是公司深耕大港区域南部片区战略布局的重要里程碑。下一步,公司将持续锚定“三新”“三量”目标要求,在加快组织项目一级整理相关工作的同时扎实做好市场研究与产品设计工作,力争与大港街迎宾街以东片区城市更新项目、港东新城项目形成联动效应,共同打造公司品牌优势,全力推进城市更新建设取得新进展、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