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天津重要讲话精神,在喜迎新中国成立75周年的重要节点,在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国家战略实施10周年的重要时刻,迅速打响轨道交通建设攻坚战,4月24日上午,集团轨道公司“四心工程赋动能 轨道建设立新功”2023年度劳动竞赛总结表彰暨2024年度启动仪式在中建六局轨道交通B1线六标段正式举行。 滨海新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区总工会党组书记、主席宫丽艳,区住房建设委党委委员、副主任高革贤,区交通运输局工会主席刘力铮、团区委副书记朱之光、区委组织部一室主任康洁应邀出席。集团党委副书记曾佳、集团党群工作部部长张国华,中铁滨投公司党委书记毛凯、中建六局项管部副总经理古佩胜等领导出席活动。另有媒体记者、各参建单位领导和职工代表,共计150余人参加活动。轨道公司党总支书记、董事长孟凡贵主持会议。集团党委副书记曾佳在致辞中代表建投集团党委向出席仪式的来宾表示欢迎,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和帮助建投发展的各位领导,社会各界朋友们表示感谢。她指出轨道公司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天津重要讲话精神和“四个善作善成”部署要求,扎实实施“四心工程”党建品牌,广泛开展“五比一创”劳动竞赛活动,积极统筹资源、共建共享、汇聚能量,全面展现出了不懈奋斗、团结奋斗的精神面貌。她希望轨道公司党总支牢牢把握党建引领“红色引擎”,以劳动竞赛为依托,最大限度地调动全体参建人员的劳动热情,把轨道交通项目打造成精品工程、标杆工程、平安工程、廉洁工程,用实干实际实效回馈政府和人民群众的信任与支持。区住建委党委委员、副主任高革贤在致辞中,首先代表区住房建设委表示诚挚的祝贺,向为项目建设付出辛勤劳动的各方人员表示崇高的敬意,向长期关心支持“滨城”轨道交通事业的各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表示衷心的感谢。他指出轨道交通B1、Z2线是提升城市品质、服务城市发展、便捷市民出行的重点民生工程,是“津滨”双城出行的重要“民生线”,更是助力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交通节点。他强调一是要全力以赴抓进度,打造优质高效的精品线;二是要抢抓机遇谋经营,打造赋能发展的融合线;三是要党建引领聚合力,打造共同缔造的品牌线。活动最后,滨海新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区总工会党组书记、主席宫丽艳宣布“四心工程赋动能 轨道建设立新功”2024年度劳动竞赛活动正式启动。
为积极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天津时关于“在提升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上善作善成”的重要指示精神,集团本部综合管理部门党支部等10家共建单位,与北塘街道杨家场社区党支部共同开展“绿满海沣 美丽北塘——‘我为社区添绿意,树木认养植绿’”主题党日活动。此次活动旨在进一步巩固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学习成果,凝聚合力为结对社区办实事,解决海沣苑小区绿地裸露问题,共同为居民缔造美丽宜居的生活环境。杨家场社区党支部书记郝文玲主持活动,北塘街道党工委书记刘向昱、北塘街道办事处副主任、杨家场社区包保领导崔立祥及各共建单位负责人等出席活动。北塘街道党工委书记刘向昱为共建单位颁发捐建果树证书,对共建单位的慷慨捐赠表示了感谢,对在社区建设中的积极作用给予了高度评价。他强调,此次活动不仅是一次植树造林、绿化家园的行动,更是一次党建引领社区治理、推动社区和谐发展的生动实践。希望今后双方携手共进,以党建为引领,共同缔造一个更加美丽、宜居的社区环境。集团本部综合管理部门党支部书记张国华代表共建单位作了发言,他表示,作为共建单位,希望通过捐建果树这一行动,为美化社区环境贡献一份力量,今后会继续支持并积极参与社区的各项建设活动,为社区治理蓄势添能。最后,街道相关领导、共建单位代表、支部党员、社区工作人员共同挥锹铲土,将一棵棵果树苗埋入土壤中,共同培育未来的“先锋林”。让绿地裸露的难点变成社区绿色生态的亮点,成为共建共享美好家园的见证。未来,集团本部综合管理部门党支部将持续与北塘街杨家场社区携手,不断深入实施结对共建工作,推动社区实现“共建共赢共享”,助力社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
今年以来,全市上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天津重要讲话精神,聚焦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工作和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深入实施“十项行动”,以“开局即决战、起步即冲刺”的奋进姿态,坚定信心、咬定目标、乘势而上,一季度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5.9%,高于全国1.4个百分点,圆满实现“开门红”。集团作为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的先锋队和主力军,紧紧围绕“1258”发展战略,全面践行“创新、卓越、执行、共赢”的企业价值观,在基础设施、区域开发、环保新能源、乡村振兴、城市服务等多个领域取得了良好成效。今年以来,集团更是将“四个善作善成”重要要求转化为强大精神动力、工作动力、发展动力,在行动中抓落实、在落实中见成效,在项目推进上争分夺秒抢工期、全力以赴赶进度,加快兴港高速、轨道交通等项目建设实施,一季度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6.88亿元,对全市投资形成有力支撑。近日,天津市重点项目工作办公室特发来感谢信,对集团为全市项目投资“开门红”工作作出的重要贡献表示感谢。二季度是工程项目发力奋进的关键时期,集团将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担当,齐心协力、攻坚克难,做到“一手抓建设、一手抓谋划”。一方面是,加快推动兴港高速、轨道交通B1线、Z2线、西中环跨海河桥、车站北路海河桥等市级、区级重点项目的建设进展,力争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另一方面是,积极争取“三大工程”以及超长期特别国债等政策支持,积极推动谋划储备项目落地实施,扩大有效投资,确保上半年实现“时间过半、完成任务过半”。
近日,在各级领导的关心指导之下,在参建单位的共同努力下,轨道交通B1线金临道站~天津大道站区间右线盾构顺利穿越海河。 轨道交通B1线十二标为天津大道站、金天区间、于友区间一站两区间工程。其中金天区间采用盾构法施工,右线长度850.164m,穿越海河段长度225m,该段位于右转450m圆曲线半径及4.199‰上坡段,隧道覆土7.8~14m,主要穿越粉砂层、粉土层、粉质粘土地层。自3月28日,盾构机刀盘到达海河南岸,正式开始穿越海河阶段,历经16天,顺利抵达海河北岸,平均每天施工约14m。本工程为海河下游首条盾构穿越的地铁隧道,地质情况复杂,下穿河道覆土浅,盾构施工难,安全风险大,对施工技术要求极高,施工过程中需严格控制土压、注浆压力等盾构掘进参数。为解决上述难题,轨道公司组织项目在穿越海河前设置试验段,通过总结分析,选取最佳掘进参数。在穿越过程中,根据地质情况、穿越土体厚度及地下水位等信息每10m下达一份掘进指令表,重点控制刀盘转速、刀盘扭矩及出渣量降低对周边土体的扰动,控制盾构匀速推进,确保盾构通过后地层得到有效填充,同时不会因为压力过大击穿河床,造成盾尾涌水涌砂。 参建各方在穿越期间采取了多项针对性措施:邀请外部专家进行指导,施工单位内部专家穿越期间全程盯控。每日召开例会,分析研究盾构参数和监测情况,发现任何细微问题立即分析原因并整改。严格对进场材料进行验收,每日检查盾构机维保及易损备品备件配备情况,提高设备出勤率,保证穿越施工的连续性。针对盾构渗漏水分别在穿越前组织应急演练,在穿越过程中进行突击应急演练,并成立巡视小组,每隔一小时对河道进行巡视。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顺利完成了盾构穿越海河施工。金天区间右线盾构顺利穿越海河一级风险源对参建各方是极大的鼓舞,同时也为接下来的盾构施工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所有参建者有信心将轨道交通B1线建设成为质量优良、安全高效的优质精品工程,为新区人民打造一条安全、便捷、舒适、可持续发展的轨道交通线路。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天津重要讲话精神,加快集团“1258”战略实施,深入推进盘活存量、培育增量、提升质量“三量”工作,进一步加强业务和财务深度融合,近日,集团党委委员、总会计师富闽鲁在集团本部会见华为公司中国区泛政府业务CFO王冠一行,双方围绕业财融合、内控体系建设、数智化等内容进行座谈交流。集团财务部及各公司相关人员参加交流。闽鲁总会计师对王冠一行的到访表示欢迎,并介绍,滨海建投集团按照市委市政府区委区政府决策部署,完成了新区一批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任务,发挥了新区开发建设的先锋队和主力军作用。特别是“十四五”以来,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和行业环境的变化,滨海建投集团聚焦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工作和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重点实施“1258”发展战略,加快数字化转型和业财融合,着力打造“3+7”业务发展布局,助力集团高质量发展。王冠首席财务官从组织架构、流程、内控、数字化四个方面介绍了华为公司业财融合情况,并表示,华为公司多年来高度重视业财融合工作,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业财融合体系,构建了以财务能力中心(COE)、财务业务伙伴(BP)和财务共享中心(SSC)为支柱的组织架构,实施了统一制度、统一流程、统一编码和统一监控“四统一”的高效流程和内控机制,打造了作业数字化、数字平台化、平台智能化、智能实战化的财经数字化路径。华为公司业财融合打通了流程、数据在不同组织、系统间的协同障碍与信息壁垒,推动了业务流、资金流、信息流等数据源及时共享、深化协同,实现了财务与业务的深度融合,提高了华为公司高效化和精准化的管理水平,为公司快速发展和全球扩张提供坚实的战略支持。通过本次座谈交流,集团参会人员深入了解了华为公司在业财融合方面取得的成功经验和先进做法,认识到了业财融合工作对企业发展的重要促进作用,为集团下一步开展业财融合工作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近日,由天津滨海建投项目管理有限公司组织全过程工程咨询管理的滨海新区远年住房和老旧小区改造工程(2024-2025年度107个小区)一期开工仪式在新河街道新建里小区举行,这标志着该项目正式启动建设。滨海新区远年住房和老旧小区改造工程(2024-2025年度107个小区)计划改造涉及大港、塘沽、汉沽等区域共107个老旧小区、1559栋楼栋、居民61604户,总建筑面积约440.73万平米。老旧小区改造不仅是提升居民生活品质的民生工程,更是凝聚人心、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民心工程。本次工程将聚焦居民需求、提升社区功能品质,从而提升居民的幸福感和满意度,让“老居民”享受“新生活”,让居民收获更多“屋檐下”的幸福。2024年是滨海新区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的攻坚之年,也是收官之年,在滨海新区住建委的指导下,滨海建投项目管理公司将持续坚持“党建引领,共同缔造”的理念,继续发扬“三个特别”精神,狠抓工期这根弦,把控安全质量关,突出重点、破解难点、打造亮点,高质量进行老旧小区改造,以良好的改造效果向区委、区政府和全区人民交一份满意的答卷。
近日,为全面深入了解集团业务工作开展情况及各基层单位经营建设情况等,推动集团战略目标的落地实施,加快集团新时代经营城市龙头企业的建设步伐,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汪涌率队,深入基层开展了为期数日的调研活动。在听取汇报、查看项目、现场调研的基础上,汪涌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天津重要讲话精神,紧密围绕天津市委市政府高质量发展“十项行动”,特别是滨海新区高质量发展支撑引领行动部署要求,大力实施集团“1258”战略。各单位要坚定信心决心,勇担使命、开拓进取,全力推动市场化转型,实现可持续发展。在这一过程中,要认真研究各项政策,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实现自主盈利。汪涌指出,市场化转型的关键在于抓战略、树品牌,强化项目谋划。各单位要紧紧围绕年度目标任务,深入挖掘市场需求,精心策划项目,提升项目质量和效益。同时,要坚持风险防控为先,确保项目运营稳健;在追求利润的同时,也要注重规模扩张的合理性,实现规模、效益和风险的平衡。在谈到公司治理和精细化管理时,汪涌强调,集团本部作为管控中心和服务中心,要切实履行好对基层单位的战略引领、投资监管和风险防控职责。基层单位则要作为经营中心和利润中心,不断提升自身的经营能力和管理水平。他要求各单位主要负责人要严格落实“党政同责”、“第一责任人责任”,在抓好业务发展的同时,也要重视安全、稳定、党建和廉政工作,确保企业健康稳定发展。期间,集团有关领导和部室负责同志陪同调研,各基层单位领导班子及相关部室负责人参加了调研活动。通过此次调研,集团与子公司之间的沟通与协作得到了进一步加强,为集团的未来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
近日,轨道交通B1线一期工程七标段车站北路站至广州道站盾构区间右线首个百环验收顺利通过,标志着该区间盾构施工进入高效有序的常态化阶段,为后续安全、高效掘进奠定了坚实基础。车广区间线路总长4117米,区间设计管片环数共2829环,其中右线长2052米,共拼装管片1410环,管片外径为6.6米,内径为5.9米,厚度为350毫米,环宽1.5米。区间沿线穿越河北路、宝山道等交通线,涉及地下多条既有管线,临近河北路立交桥等建构筑物群,地形地质环境复杂,属于含水粉砂地层,承载力较低,掘进姿态控制难度大,施工风险高。验收会上,验收组听取了项目汇报,仔细检查项目施工记录、质量检测记录、监测数据记录等内业资料,并深入施工现场,对右线盾构段管片成型质量、管片拼装、掘进过程参数及有无渗漏水等情况进行实地查验,确认右线盾构土仓压力、注浆量等掘进参数符合该地层条件下盾构掘进要求,地面沉降、管片拼装质量、隧道轴线偏移均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管片的选型及拼装方法正确可行,技术参数设置合理,施工质量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验收组一致同意盾构百环通过验收。百环验收作为盾构法施工一项重要验收,体现了试验先行、样板引路的质量理念。一方面,项目提前制定掘进始发专项方案及前一百环盾构试掘进施工方案,并严格组织安全技术交底,现场严格落实;另一方面,充分运用信息化技术进行系统、全面的监控测量,严格控制盾构掘进参数,把控掘进姿态,优化盾构刀具配置和同步注浆配比。施工过程中,项目不断摸索完善掘进数据,总结掘进参数,逐一记录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风险源及不良地质情况,克服了机械与人员磨合、管片易上浮等难题,确保了盾构高标准、高质量有序推进。此次盾构百环顺利通过验收,为后续规范化、专业化推进盾构施工提供了标准和模板,为提高施工管理水平提供了宝贵的参数和经验。接下来,轨道公司将组织项目积极打造盾构区间样板工程,持续保障盾构安全、高效、平稳掘进,助力车广区间早日实现贯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