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滨海建投集团数据资产入表工作传来捷报,滨海新区绕城高速车辆通行交易信息的数据资产登记确权和数据产品挂牌上架工作顺利完成,实现数据资产入表金额超1000万元,公允价值评估逾5000万元,标志着我市首例高速公路数据资产入表的成功落地。此消息一经发布,吸引多家主流媒体关注报道。截至目前,新华社、中宏网、学习强国、津云、滨城时报、滨海发布、津滨网等多家央级、市级媒体及新区主流媒体聚焦报道。此次数据资产入表的落地,是集团探索数据资产入表的成功实践,标志着集团具备了数据资产“治理、合规、确权、定价、入表”的全栈式管理能力,为集团“打造数字建投、经营数字城市”实现了良好开局,为滨海新区挖掘城市数据要素价值、以数字化转型盘存量带增量提质量开辟了新路径。今年以来,集团按照区委、区政府的部署安排,抢抓数字化发展机遇,将数字化建设作为打造专业化、市场化、现代化城市综合运营服务商的有力抓手,成立流程与数字化管理部,统筹开展“数字建投”工作,为集团加快转型发展注入数字动力。上半年,在区数据局的指导下,集团对滨海新区绕城高速车辆通行交易信息、垃圾焚烧发电数据等存量数据资源,从数据合规性、交易可行性等方面进行了全面梳理论证,鉴于滨海新区绕城高速日增通行数据量约为14.4万条,具有数据体量大、交易场景丰富、数据产品价值高等特点,首先推动了滨海新区绕城高速车辆通行交易信息的数据入表工作。历经近5个多月的数据清洗加工、合规确权、质量评价、成本归集分摊、资产登记等环节,梳理出7.5亿多条高速通行数据记录,打造了高速收费站车流量短期预测、高速公路收费站画像2项数据产品,目前已在北方大数据交易中心、北京国际大数据交易所、广州数据交易所、德阳数据交易中心挂牌上架,近期有望达成数据产品交易。下一步,集团将全力贯彻落实市区两级关于数字化建设的系列部署要求,抢抓数字经济发展机遇,精心做好“数字+”文章,积极打造数据资产入表、数据要素经营、数字城市建设等新型场景,从“管理数字化、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三个维度统筹推进数字化转型,全力培育发展数字产业,助力滨海新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近日,2024年“金锤杯”滨海新区团干部职业技能大赛圆满落幕,集团团委所属海滨高速管理公司团支部委员张帆在此次大赛中荣获佳绩,为集团赢得了荣誉,同时也展现了建投青年的卓越风采。 左七为张帆本次大赛由区总工会、区人社局、团区委、区妇联共同主办,旨在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天津重要讲话精神,落实“四个善做善成”重要要求,以及团十九大工作部署,为市委、市政府的“十项行动”和“四宜”美丽“滨城”建设贡献力量。大赛吸引了全区235名团干部的积极参与,经过党团理论测试、主题交流、微团课展示和“青听滨城”实践案例分享等多个环节的激烈角逐,张帆成功跻身全区前20名,成功晋级决赛。 在决赛中,张帆生动展现了海滨高速管理公司团支部特色品牌成果,他通过充满活力的青年语言和生动详实的案例,赢得了评委和观众的一致好评。在青年工作情景处理答辩阶段,张帆更是凭借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出色的应变能力,充分展现了建投青年的卓越风貌和业务能力。一直以来,集团团委认真落实团区委和集团党委的部署要求,通过组织开展演讲比赛、主题征文、志愿服务等各类活动,积极为团员青年成长搭建平台,涌现出了“滨城青年先锋”等各类先进典型,海滨高速管理公司团支部荣获了“天津市五四红旗团支部”荣誉称号。下一步,集团团委将继续围绕集团“1258”战略,不断提高凝聚青年、服务青年的工作水平,团结引领集团广大团员青年在助力集团加快打造城市综合服务运营商和滨海新区高质量发展支撑引领行动中贡献青春力量。
12月16日,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杜忠晓同志一行深入基建公司西中环跨海河桥项目现场,查看顶推工作进度。集团工程部、综合办公室负责人陪同参加,基建公司主要负责人及西中环项目负责团队参加。杜忠晓一行首先来到栈桥上,全面了解了西中环跨海河桥项目的总体情况。在听取了项目负责人对工程概况、施工进度及面临的重难点问题的汇报后,杜忠晓对现场管理情况进行了细致的检查和指导。随后,杜忠晓一行登上正在施工的顶推作业平台,亲身体验了施工环境,并详细询问了钢箱梁焊接制作工艺及步履式顶推的具体工作进度。项目负责人详细介绍了顶推作业的各个环节,并表示目前顶推工作正在稳步有序地进行中。在实地查看过程中,杜忠晓一行还来到了地面的顶推工作中控室,详细了解了中控室在顶推作业中的重要作用及工作流程。通过中控室的监控屏幕,杜忠晓对项目整体进度和作业情况有了更加直观的了解。查看结束后,杜忠晓对项目整体推进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他指出,西中环快速路跨海河桥工程是化解港城交通矛盾、建设美丽“滨城”的重点项目,对于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和提升城市形象具有重要意义。因此,要持续做好项目推动工作,确保工程按期高质量完成。同时,杜忠晓结合安全生产强调指出,当前正值年末,项目团队要提前研判顶推工作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类安全隐患,全力抓好安全防范工作落实,严防各类事故的发生,要始终保持高度的责任心,确保冬季施工过程中顶推工作平稳安全进行。
12月18日,轨道交通B1线一期工程土建十一标段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位于汇礼街北侧、横跨融义路接入既有滨海高铁车站于家堡站6号口,顺利完成土建施工,实现退路还绿,周边道路交通已恢复正常通行。为尽早实现工程高质高效完工,集团轨道公司科学统筹、精心组织项目团队,如期完成该路段的退路还绿工作,最大限度地保障市民顺畅出行。此次项目完工也为后续6号口的附属设施安装、装饰装修等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为滨海新区的交通网络完善和居民便捷出行发挥重要的作用。
近日,2024滨海新区高品质住宅暨“立体生态住宅”专题活动在于家堡隆重举办。本次活动由天津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滨海新区分局、滨海新区住房和建设委员会联合主办,滨海建投地产公司等3家企业共同承办,吸引了包括泰达、绿城、万科、天保、生态城公司等多家知名房企,以及天津建筑设计院、天津大学、同济大学、市规划院、生态城建院等专家代表和媒体的广泛参与。新品质·新社区·新住宅活动以“新品质、新社区、新住宅”为主题,旨在探讨“好房子”标准下立体生态住宅的发展趋势、设计理念、技术应用以及市场前景,促进房地产行业内交流与合作,共同推动滨海新区高品质住宅的创新与发展。活动现场,来自住宅行业的“管理者、开发者、设计者”齐聚一堂,围绕建设“好房子”与“高品质住宅”的多个维度展开了热烈讨论。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文旅分院院长汪震铭从城市规划的角度,强调了高品质住宅建设对于城市发展的重要性。市规划资源局滨海新区分局和滨海新区住建委的代表则从管理者的角度出发,围绕推动规划创新和完善建设标准,提出了提升住宅品质是滨海新区房地产市场发展的关键所在。滨海建投·匠心独运作为活动的承办方,滨海建投地产公司以《滨海新区立体生态住宅产品展望》为主题进行了精彩分享,并首次透露了开发区一大街项目的部分信息。该项目是滨海建投地产公司于9月份以7.849亿底价摘得的津滨开(挂)2024-1号地块。滨海建投地产公司针对该地块提出了创新的设计理念,旨在打造滨海新区第四代住宅的典范之作,为“滨城”楼市注入全新活力。该项目将充分利用政策红利,大幅度提高产品附赠。为了更好地适应北方寒冷、风沙大的气候特点,项目在采光、视野、安全、奇偶平权以及庭院设计等多个方面都进行了深入考量与分析,旨在解决潜在问题,提升居住品质。这一项目的推出,不仅将刷新“滨城”与“津城”居民的居住体验,更预示着2025年“滨城”楼市将迎来“第四代住宅”的新篇章。展望未来·共筑梦想此次活动的成功举办,不仅为房地产行业内的交流与合作提供了重要平台,更为推动滨海新区高品质住宅的创新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未来,随着更多高品质住宅项目的落地实施,滨海新区将迎来更加美好的居住环境和更加繁荣的房地产市场。
近日,大港城市更新项目新建住宅(一期)主体工程的全面封顶,标志着这一重大项目取得了重要的阶段性成果,也为完成2024年项目施工任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大港城市更新项目作为滨海新区首个当年开工当年销售的项目,自启动以来便承载着无数人的期望与梦想。城更公司始终践行“四个善作善成”的重要要求,积极响应群众关切,致力于补齐公共服务短板,提升城市业态、功能和品质。从蓝图规划到建筑初成,从平地起高楼,每一个角落都凝结着建设者的心血与汗水,展现了城更公司匠心精神的深刻内涵。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城更公司始终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要求”的项目建设标准,以绿色发展、精心建造、匠心品质为施工理念。通过采用多种创优做法,提升项目建设标准化水平,同时积极引入智慧工地管理平台,实现工地管理的自动化、智能化、可视化,极大地提升了建筑工地的精益生产管理水平。目前,项目紧盯工期节点目标任务,以“决战四季度”的奋斗姿态,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将施工现场划分责任区,并对区域内安全、质量、进度等工作进行网格化管理,持续推动项目建设提速快跑,奋力向年度目标任务发起最后冲刺。
随着“新征程号”盾构机刀盘冲破最后一层岩土,轨道交通B1线云山道站至新北路站区间(简称“云新区间”) 左线盾构顺利贯通。本次贯通的云新区间左线,自今年9月13日始发,经过昼夜不停的施工,终于顺利贯通,同时也实现了轨道交通B1线云山道站至新北路站区间双线贯通这一里程碑的胜利。该区间全长约875m,曲线半径为365m,是B1线曲线半径最小的区间。施工区域所处工程地质主要为淤泥质粘土、粉砂、粉质粘土,地质复杂,施工难度大。为确保盾构机安全平稳掘进,项目团队在轨道公司的组织下,制定了行之有效的管理和施工方案:一方面,针对断层、破碎带等复杂地质,通过地质勘探,优化盾构机刀盘设计,控制盾构机推进速度与土仓压力,以及渣土改良技术等措施,增加刀具耐磨性和破岩能力,改善渣土的流动性与塑性,助力盾构机平稳安全推进。另一方面,针对本区间的重难点——严格控制轴线偏差、防止渗漏水、避免错台过大、减少地表沉降等问题。在施工过程中,项目采用自动导航和远程视频监控系统,对盾构施工及设备进行动态化管理,小曲线半径区域及时进行偏差纠偏,加强二次注浆、严格控制管片拼装质量,优化调整盾构区间施工参数,实现智能化掘进、标准化管理;实现了本区间轴线偏差小于50mm、无渗漏水、管片错台小于4mm、地表沉降无预警的目标。云山道站至新北路站区间的顺利贯通,有力地推动了B1线地铁工程的整体建设进度。下一步,轨道建设者们将锚定年度任务目标,保持劳动竞赛激情,全力以赴掀起轨道建设高速推进热潮,为实现全线贯通作出积极贡献。
近日,集团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进行集体学习,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的重要讲话精神。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杜忠晓主持学习,集团领导班子成员参加学习。在自学基础上,中心组成员围绕学习主题,结合各自的工作实践和心得体会,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探讨,进一步统一了思想,凝聚了改革共识。深刻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认识论和方法论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就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中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作了系统深入的阐述,既是思想指引、又是行动指南,既是对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再阐释再辅导、又是对贯彻落实中央《决定》的再动员再部署,具有很强的政治性、理论性、针对性、指导性。要通过深入学习,深刻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认识论和方法论,自觉运用科学方法推进改革,做到坚持改革和法治相统一,坚持破和立的辩证统一,坚持改革和开放相统一,处理好部署和落实的关系,增强改革取向的一致性,完善工作推进机制,强化跟踪问效,做到科学统筹、精准落地。强化推动国有企业改革责任学习过程中,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同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结合起来,同持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和党的建设重要论述结合起来,同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天津重要讲话精神结合起来,与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有效衔接起来。紧密结合实际,最大程度凝聚改革共识,最大限度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最大范围形成改革合力,持续推动集团高质量发展。切实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深化改革的思路举措在深化改革的过程中,要突出重点、坚持问题导向,谋划好集团全面深化改革的具体内容和创新举措。坚持“两个一以贯之”,把党的全面领导贯彻到企业改革各方面、全过程;坚持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切实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突出改革的时代特征和要求,加快建立有利于原始创新的制度安排。各级党组织要担负好主体责任,主要负责同志要落实好第一责任人责任,以钉钉子精神抓改革,不折不扣、攻坚克难、敢作善为、凝聚合力抓落实,确保各项改革任务按期保质完成。